在电商蒸蒸日上的当下,淘宝作为国内头部电子商务平台,为众多品牌提供了广阔销售空间。然而,低价乱象却如影随形,极度影响品牌形象、侵蚀利润空间、破坏市场秩序。
对于品牌方而言,如何快速有效地打击淘宝低价,实现当日下架违规链接,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。下面将为您详细的介绍具体实操方法。
市面上有诸多电商价格监测软件,如鹰眼数据、慢慢买等,它们能对淘宝平台上品牌产品的价格进行实时抓取与分析。您只需在系统中设置好品牌关键词、产品型号以及期望的价格阈值(例如,设定低于官方指导价 80% 时触发预警),软件便会自动扫描平台,一经发现符合低价条件的链接,立即向您推送通知,帮助您第一时间察觉价格异常。
尽管工具高效,但人工排查不可或缺。组建专业的控价团队,每日定时在淘宝搜索品牌相关这类的产品,着重关注销量高、评价多却价格明显偏低的店铺。同时,留意促销活动期间,部分商家可能通过设置隐藏优惠券、满减套路等变相低价销售的情况。人工排查还能发现一些软件易遗漏的 “隐性违规”,如标题含糊但详情页实际低价售卖的商品链接。
发现低价链接后,迅速对商品页面进行全方位截图。包括商品标题、价格展示区、促销信息、产品详情描述、店铺名称及资质信息等。确保截图清晰完整,能直观反映商品低价销售以及有几率存在的侵权情况,如没有经过授权使用品牌商标、盗用官网图片等。
对于疑似售假或难以单纯从页面判断违规的低价商品,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下单购买。保留完整的购买流程记录,如订单截图、支付凭证等。收到商品后,若经品牌方鉴定确为假货或存在质量上的问题,其鉴定报告将成为强有力的投诉证据。
将收集到的所有证据,按照链接、时间、证据类型等进行分类整理,建立详细的数据档案。方便后续投诉时快速调取,也为也许会出现的商家申诉、平台调解或法律诉讼留存完整资料。
尝试与低价商家取得联系,可通过旺旺聊天、站内信等方式。向其清晰阐述品牌的价格政策以及乱价行为对品牌形象、市场秩序和商家自身长期利益的负面影响。例如,告知商家低价销售虽可能短期内吸引流量,但会导致品牌整体利润下滑,后续品牌方减少营销支持,最终影响店铺长期经营。
在沟通中,明确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(如 24 小时)调整价格至合理区间或下架相关商品,并以书面形式(如回复站内信确认)告知品牌方整改结果。对于部分可能因不了解规则或操作失误导致低价的商家,这种友好协商往往能促使其主动改正,高效解决实际问题,避免后续繁琐的投诉流程。
若商家拒绝沟通或在规定时间内未整改,品牌方应果断采取投诉行动。在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,依据不同侵权情形发起投诉:
:若商品标题、图片、详情描述中没有经过授权使用品牌商标,导致消费者混淆,可提交商标注册证书、侵权页面截图等证据进行投诉。平台审核通过后,违规链接通常会被立即下架,店铺还可能面临扣分处罚。
:针对商家盗用品牌官网、旗舰店的图片、视频、文案等素材用于商品宣传的行为,提供原创素材的版权证明(如设计底稿、拍摄原图等)及侵权对比截图,发起版权投诉,实现违规链接快速下架。
对于销售假冒品牌商品的低价店铺,按照平台 “假货 - 购买鉴定” 流程投诉。将前文购买取证得到的商品及鉴定报告作为核心证据提交,一旦投诉成立,店铺不仅会被强制下架商品,还可能面临严重扣分、限制经营甚至关店的严厉处罚,有力打击售假与低价乱价联动的恶劣行为。
除知识产权维度,部分低价商家可能违反淘宝平台的其他规则,如虚假宣传、不当促销等。收集相关违规证据,通过淘宝平台专门的违规举报入口提交投诉,借助平台规则的力量,促使平台对违规商家做出详细的调查处理,实现低价链接下架。
在提交投诉后,重视平台的处理进度。多数投诉反馈平台会提供处理状态查询功能,品牌方可实时查看投诉是否已受理、审核中还是已处理完成。若投诉长时间未得到回应或处理结果不满意,及时与平台客服沟通,了解原因并补充证据,推动投诉流程顺利进行。
对已成功下架的低价链接,定期复查,防止商家重新上架或更换链接继续低价销售。同时,将有过违规记录的商家列入重点监控名单,加大监测频率,一经发现再次违规,立即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,如缩短沟通整改时间,立即进入投诉或法律追责流程。
每次控价行动结束后,复盘整一个完整的过程,分析低价产生的根源、投诉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功经验。针对发现的问题,优化价格监测机制、调整沟通话术、完善投诉证据链,不断的提高淘宝控价的效率与效果,形成长效、稳固的价格管控体系,持续维护品牌在淘宝平台的价格秩序